創業日網上論壇助創業者「疫」市突圍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未來學家剖析新常態下營商趨勢
香港,中國 - Media OutReach - 2020年7月30日 - 本地初創企業靈活變通,憑創新意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來的挑戰。因應疫情,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主題為「重塑現在 ‧ 應變未來」的創業日,即時變陣於7月16及17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了19場研討會,逾30名講者探討企業家精神、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及科技發展如何開拓商機,協助初創企業應對未來挑戰。大會亦安排線上商貿配對環節,參與初創企業成功與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國公司聯繫,在「疫」市下繼續開拓商機。
未來學家Gerd Leonhard從瑞士與香港連線
「商預」未來:四大要素、十大趨勢
國際知名未來學家Gerd Leonhard從瑞士與香港連線,在「『商預』未來:智能世代的變革」研討會,分享創業趨勢及初創在「新常態」下如何把握機遇。他指出,即使疫情過後,社會及經濟等範疇都會進入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常態。他續指,世界正面對「大轉型」(Great Transformation),並由大科技、大媒體、大國家與大醫療健康這四個要素帶領這些轉變。
「我們的生活被科技圍繞,沒有科技,我們就不能在家工作,亦難找到新方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數據,我們才有疫情預警系統。」疫情下市民留在家中,對媒體需求大增。國家在重振經濟及發放援助有重要角色,而醫療健康亦被視為最重要議題,各地都投放更多資源進行研究,改善醫療系統及發展生物科技。這一切都帶來龐大機遇,但他形容「大轉型」的結果將會是「地獄天堂」(HellVen),入天堂或地獄,就視乎如何處理這四大範疇的發展。
Gerd Leonhard續指,未來有極大不確定性,世界正面對VUCA新常態,即急劇不穩(volatility)、難以確定(uncertainty)、錯綜複雜(complexity)及模糊不清(ambiguity);要逆轉局面,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企業需要放棄疫前營商模式,迅速通過新思維、新意念作出適應和調節,加強協作,以及創造可以帶來轉變的方案。
他強調,科技正急速發展,疫情進一步加快這個步伐,兩者帶來極度迅速、具顛覆性的轉變;他預計科技在未來十年的進步,將比過去一個世紀加起來更大,並提出十個將於未來十年改變市場法規的科技發展趨勢。
第一是被他形容為「新石油」的「數據」應用,企業必須掌握數據,才能繼續發展:「香港及全球很多初創的業務都涉及大數據分析。」龐大數據需要充裕儲存空間,因而引伸「雲端」科技發展,這是第二個趨勢。第三為「聯繫」,互聯網不僅聯繫使用者,亦連接各種儀器及交通工具,建設物聯網。
第四個趨勢為「電腦運算」,量子電腦運算能力幾乎無限。第五為「理解力」,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容許使用者與電腦對話。第六為「智能化」,電腦學習不同能力,通過人工智能應對不同處境。「交易」連同「傳訊」將成為第七個趨勢,通過區塊鏈技術提升電子交易的可靠度及應用範圍。
Gerd Leonhard又指,第八趨勢在「生產分銷」範疇,3D打印的應用範圍及質素提升,產品可於世界各地生產,將影響進出口。「我們可以打印任何產品,例如網球鞋及手表。」第九為任何事物都趨向「可見」,媒體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通過虛擬實境科技,幾乎甚麼都可以預見,在家工作安排正加強此範疇的發展。最後一個趨勢為「改變」,基因工程的進步,代表可以帶來任何改變,當中涉及重大倫理議題。
他又在小組討論及答問環節,與WHub行政總裁暨聯合創辦人Karena Belin、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湛家揚博士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探討初創發展趨勢。湛家揚博士指出,許多亞洲企業集團過去拒絕進行技術革新,只有在面臨競爭的時候才願意嘗試新技術。他認為這些企業集團已改變了舊想法:「他們認為即使不認識這些新技術,但仍需要他們,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人在他們商場、酒店、商店中消費。我認為這是我們所有人,包括初創公司、科研公司、孵化器及加速器等推動者千載難逢的機會。」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回應有關領導才能的提問,以及人才如何變得更有價值,他說:「當我現在與很多行政總裁交談時,我發現他們對於已擁有的知識及如何以技術解決方案處理業務問題,兩者之間存在差距。或者反過來說,即使有一個技術解決方案,但不知道要解決什麼。」他相信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能夠彌合差距,並為企業指引方向。
「疫」市突圍錦囊:靈活變通、掌握社會常態
活動邀得多間成功初創企業的代表分享創業心得,為與會人士提供創業錦囊。在「重塑現在 ‧ 應變未來」主題論壇,Carousell旋轉拍賣香港董事總經理葉承浩及Pickupp聯合創辦人彭子楓,分享他們如何用創意思維在市場突圍。
葉承浩向與會者分享三個錦囊:靈活多變、細心聆聽及逆處逢生。他引述科學家霍金,指智慧是應對轉變的能力,在當下「疫」境中,初創企業及企業家更應靈活多變,又指影響業務的因素不時改變,團隊必須隨時作好應對準備:「作為一家初創企業,我們需要迅速洞察市場變遷並相應地採取行動。有時即使認為當下的決定看似正確無誤,但仍需要抱持謹慎和謙虛的態度,萬一發現決定有問題,需要靈活及迅速地作出改變,採取應對措施。」
他續指,細心聆聽及了解目標客戶及市場需要非常重要。疫情衝擊零售業,Carousell就善用其線上平台,協助中小企拓展電子商貿,接觸更多顧客。最後,葉承浩指出,初創企業必須確保業務可持續營運,在逆處逢生,他們需要準備迎接不明朗的未來,預先做好計劃及部署。
彭子楓則探討善用科技和掌握社會常態,如何提升服務質素,在市場突圍而出。她指出,顧客需要便宜、靈活以及可追查的物流服務;傳統物流團隊並不靈活,「眾包」是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城市有很多未被善用的人力物力,不少人有很多閒餘時間,例如學生上課至下午3點,然後有近4至5小時的閒餘時間;一些半退休人士仍然非常健康,他們可以在自己住所附近的地區進行送遞工作。只要能夠以完善的技術進行追蹤,並確保服務質素,就可以更有效地活用這些人力。」
她亦指出使用電腦化運算的重要性,以Pickupp為例,逾千張送貨訂單會在任何時間出現,它們的重量、尺寸都各不相同,要通過智能運算系統將它們打包捆綁在一起,才可以計算出最低成本,建立靈活交付平台。
擴充業務心得:提升顧客滿足度
在「轉危為機:創『疫』市奇蹟」環節,網上教育平台Snapask行銷長張兆君分享如何在「疫」市下擴充業務,她形容網上教育是「創業難,突圍而出更難」。Snapask團隊以提供最佳網上學習經驗為目標,進行多個調查及研究,發現即時回饋及支援令使用者感到最滿意,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這些服務更為重要。Snapask於是調整服務,將回應度高、經常在線的導師,盡量加入應用程式的每一個頁面,讓使用人士可以即時獲得協助。
張兆君表示,在新服務下,學生可以更快找到合適導師,令他們繼續使用平台,以及轉介更多使用人士。「令使用者用得開心,就能擴展業務。」
圖片下載: https://bit.ly/334i18E
圖片一:今年創業日以「重塑現在 ‧ 應變未來」為主題,於7月16及17日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19場研討會。 |
圖片二:未來學家Gerd Leonhard從瑞士與香港連線,在「『商預』未來:智能世代的變革」研討會與WHub行政總裁暨聯合創辦人Karena Belin (左起)、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湛家揚博士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探討初創企業發展趨勢。 |
圖片三:Pickupp聯合創辦人彭子楓(左)在「重塑現在 ‧ 應變未來」主題論壇,分享在市場突圍的心得。 |
圖片四:在「轉危為機:創『疫』市奇蹟」環節,網上教育平台Snapask行銷長張兆君分享如何在「疫」市下擴充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