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CAPAP 2020世界大會改以虛擬會議進行,300多名演講者分享有關改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臨床觀察結果
- Written by Media Outreach
新加坡 - Media OutReach - 2020年11月13日 - 國際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及相關專業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Allied Professions (IACAPAP))在創辦83年來,今年首次通過 虛擬平台舉行兩年一度的世界大會。
為受2019冠病疫情影響,原定於新加坡舉行的第24屆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大會將於2020年12月2日至4日通過虛擬會議進行。
超過300名行業和學術專家將在180多個小時內針對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的最新研究趨勢進行200多場演講。
IACAPAP 2020世界大會組委主席、心理衛生學院成長階段精神科部門主任和高級專科顧問王仕豪副教授說:"此次大會以'從一開始就為終身心理健康奠定基礎'為主題,反映早期干預兒童和青少年階段對於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兒童是我們未來的支柱,值得我們的關注和投資,以便他們能夠過上健康的生活並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考慮到心理健康問題通常發生在青春期,不良的童年經歷會增加我們孩子在以後生活中患上精神障礙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儘早發現並進行干預。 這將幫助他們奠定良好基礎,培養他們處理精神健康問題的技能,或減少他們在以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精神障礙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他補充道。
IACAPAP 2020的亮點
大會的專題和全體會議將討論如何改進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實踐。
專題研究的主講人是Michael Meaney 教授,他以在基因和環境對大腦功能的相互作用方面的廣泛研究而聞名。 他是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所 (Singapore Institute for Clinical Sciences) 轉化神經科學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專案的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兒科教授、麥吉爾大學醫學詹姆斯·麥吉爾講席教授。 在他題為"發育過程與表觀遺傳學"的主題演講中,他將談到我們如何整合現有的生物科學知識,識別那些因受環境因素影響而得以預測患精神障礙風險或易患精神障礙的兒童。
大會報告演講者James Hudziak博士將就"通過促進健康家庭建設健康大腦"發表演講,重點關注神經科學,即壓力如何影響發育中的大腦結構,如何帮助家庭改善環境,提高兒童應對生活壓力的能力,幫助他們構建一顆健康的大腦。 Hudziak博士因其在兒童和青少年行為的精神病學遺傳學和發育性神經成像方面的工作而蜚聲國際,他還是佛蒙特家庭基礎研究方法(Vermont Family Based Approach) 的創始人。
亞洲國家的大多數精神病學教學以西方學術為主導。 韓國兒童精神病學的先驅Michael Hong教授將在他的報告《東西方文化差異在亞洲國家的臨床影響真的重要嗎?》中討論這些文化差異的臨床意義。 他還將解釋為什麼要在培訓課程中強制納入傳統文化和價值取向,並協同努力進行綜合平衡的東西方心理學教育。
"情緒失調兒童:他們是誰,他們怎麼了,我們能做些什麼?"是Gabrielle Carlson 博士的演講主題,她寫了275篇關於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及雙相情感障礙的現象學和治療的論文和章節。 她的報告將討論這些疾病兒童目前的治療方法和成果。
Valsamma Eapen教授是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的主席,西南悉尼兒童精神病學學術單位 (AUCS) 的負責人,以及BestSTART西南悉尼兒童健康部的主任。 她的報告"健康的早期生活決定因素"討論了對健康的早期生活決定因素進行投資,以便打破長期和代際不利循環的重要性。 報告將特別關注兒童的神經發育和行為障礙,討論生物和社會決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累積方式,作為衛生系統生物、心理和社會轉型的目標。
心理衛生學院醫學委員會主席及IACAPAP主席Daniel Fung醫生將以Gerald Caplan的演講結束大會。 他的主題"從小處做起:制定以兒童為中心的精神衛生政策"將以新加坡為例,就制定以兒童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政策時的多方面考慮提供見解。
IACAPAP大會2020 - 議程
第一天 - 2020年12月2日(新加坡時間GMT+8)
0800 -- 0830 |
開幕式 |
0830 -- 0930 |
主題演講:Michael Meaney 發育過程與表觀遺傳學 |
0930 -- 1015
|
大會報告1:Valsamma Eapen 健康的早期生活決定因素 |
1015 -- 1115 |
專題討論會1 - 11 |
1115 -- 1145 |
贊助研討會 |
1145 -- 1200 |
休息 |
1200 -- 1300 |
專題討論會12 - 23 |
1300 -- 1315 |
休息 |
1315 - 1400 |
最新趨勢講座1 Christel Maria Middeldorp:貫穿一生的精神病理學: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症狀持續性的因素
最新趨勢講座2 Rebecca Ang:轉介悖論:加強支持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兒童和青少年
最新趨勢講座3 Kim Bung-Nyun:重新認識神經發育障礙: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最新趨勢講座4 Takuya Saito:社交溝通中的超掃描
|
1400 -- 1445 |
大會報告2:Eric Chen 理解青少年突發性精神障礙:精神病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早期干預範式
|
1445 -- 1530
|
大會報告3:Michael Hong 東西方文化差異在亞洲國家的臨床影響真的重要嗎?
|
IACAPAP大會2020 - 議程
第2天 -- 2020年12月3日(新加坡時間GMT+8)
2100 -- 2145 |
大會報告4:Gabrielle Carlson 情緒失調兒童:他們是誰,他們發生了什麼,我們能做些什麼? |
2145 -- 2230 |
大會報告5:James Hudziak 通過促進健康家庭建設健康大腦 |
2230 -- 2245 |
休息 |
2245 -- 2345 |
專題討論會1 - 12 |
2345 -- 0015 (12月4日) |
贊助研討會 |
0015 -- 0030 (12月4日) |
休息 |
0030 -- 0130 (12月4日) |
專題討論會13 - 24 |
0130 -- 0145 (12月4日) |
休息 |
0145 -- 0230 (12月4日) |
最新趨勢講座5 Myrna M. Weissman:30年的抑鬱症家庭研究
最新趨勢講座6 Robert Hendren:增強認知到成年的神經發育恢復力
最新趨勢講座7 Andria Amador:學校在心理保健中的作用
最新趨勢講座8 Karl Tomm:臨床訪談中的生成性問題
最新趨勢講座9 Paul Plener:非自殺性自殘:新常態還是流行病?
|
0230 -- 0315 (12月4日)
|
大會報告6:Guilherme V. Polanczyk 精神障礙的發展誘因及預防
|
IACAPAP大會2020 - 議程
第3天 -- 2020年12月4日(新加坡時間GMT+8)
1600 -- 1645 |
大會報告7:Olayinka Omigbodun
|
1645 -- 1745 |
專題討論會1 - 12 |
1745 -- 1800 |
休息 |
1800 -- 1900 |
專題討論會13 - 24 |
1900 -- 1930 |
贊助研討會 |
1930 -- 1945 |
休息 |
1945 -- 2030 |
最新趨勢講座10 Kai von Klitzing:幼兒期的嬰兒精神病學與心理治療干預
最新趨勢講座11 Christina Schwenck:選擇性緘默症:迄今為止我們的認知
最新趨勢講座12 Cecilia Essau:以循證方式介入預防跨文化青少年焦慮症和抑鬱症時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
2030 -- 2045
|
休息 |
2045 -- 2145 |
Gerald Caplan演講 Daniel Fung: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政策 閉幕式
|